伴随皮克斯动画工作室新片《超人总动员2》在全球热映,该片充满中国韵味的贴片短片《包宝宝》向世界展现了华人家庭生活的浓浓亲情。
在好莱坞和全球动画界大名鼎鼎的皮克斯动画工作室此前32年一共出产了20部动画短片。《包宝宝》是皮克斯第一部由女性执导的动画短片,也是第一部由华人执导的动画短片。日前,该片华人女导演石之予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专访。
石之予说,《包宝宝》的英文名为《Bao》,蕴含着两层意思:既是指中国美食“包子”,也是指父母心中的“宝”——孩子。
影片以加拿大多伦多的华人社区生活为背景,用细腻感人的镜头语言,讲述一位华人妈妈因儿子成年离家而郁郁寡欢,却又意外成为一个由包子变成的“包宝宝”的母亲。这是一个有关亲情的温暖故事。
石之予表示,该片的灵感正源于她作为独生女在父母无微不至关怀下的成长经历。她说:“我喜欢美食,也喜欢把美食通过绘画优美地展现出来,因此我塑造了拟人化的‘包宝宝’形象来体现中国人的家庭亲情与氛围。”
“通常来说,中国父母很少会直接对孩子说‘我爱你’,但是他们会通过其他形式来体现自己的爱。”影片中“空巢”母亲做了满满一桌菜,默默等候儿子回家的画面令人感动。
片中还有这样一幕:妈妈堵在门口,不让“包宝宝”儿子和金发女友离家,一口吞下了“包宝宝”。对此,石之予解释说:“当我们对某人充满了强烈感情时,是不愿分离的。我妈妈就常称我是‘亲爱的小宝’,有时候妈妈会说‘恨不得把你放回我肚子里去’,这正是妈妈对孩子最真挚的爱。”
这位女导演说,把“包宝宝”设计为男孩,是因为不想让这部短片被视为“我的自传”,希望能有更多发挥艺术想象力的空间。
石之予出生于中国重庆,在多伦多长大,毕业于加拿大谢尔丹学院动画专业,父亲曾是四川美术学院的老师。她特别谈到了父母对其成长的重要影响:“作为一个中国移民的孩子,你总是会被父母敦促要更加努力,而你自己也的确在不断奋斗,从而不辜负父母的付出与期待。”
2011年6月,石之予以实习生的身份加入皮克斯动画工作室,不久就受聘成为奥斯卡获奖影片《头脑特工队》的动画分镜师。加入皮克斯的7年中,她参与制作的影片还包括《恐龙当家》《超人总动员2》和《玩具总动员4》等。在被众多女性批评为“老白人俱乐部”的好莱坞,年轻的石之予成为极少数打破“玻璃天花板”的女性。2015年,她获准创作并执导影片《包宝宝》,这使得她有机会率领一个百人团队制作影片。
石之予认为,不论作为女性还是华人,新开攻城掠地私服,她的经历都表明皮克斯和好莱坞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随着女性要求自身权益的相关运动不断发展,女性正发挥日渐强大的影响力。她指出,在当今动画界,部分动画学院中女生的比例高达75%。
“《包宝宝》是皮克斯不断迈向多元文化的一个例证。”她说,正如《寻梦环游记》散发着墨西哥文化的魅力一般,《包宝宝》也从另一个独特视角展现中华文化。
为了塑造“原汁原味”的中国“包宝宝”,石之予努力给团队中的非亚裔员工介绍中国的家庭关系与中国文化的特点。她让团队成员到唐人街去感受中华文化氛围,亲眼看看生活中的华人,品尝中华美食。
为了找感觉,团队成员们吃了很多包子。石之予的妈妈还亲手为影片演示了包包子的过程。
“我们的技术和特效团队架起摄像机,拍摄妈妈做包子的每一个动作:和面、切面、擀皮、剁馅、包皮,不放过每一个细节,”石之予说,“我其实就是借助妈妈的手来展现一切。”
“我们吃一个包子只要几秒钟,但是我们却很少意识到妈妈包包子的全过程需要付出多少劳动,”石之予举例说,“比如妈妈坚持自己剁馅而不用绞肉机,因为这样味道更好。”
“在团队拍摄时,我曾经想卖弄一下,自己演示如何剁馅。可是没一会儿,我的手就酸痛无力。小小包子,其实倾注了妈妈的辛劳与爱。”
虽然片长只有短短8分钟,但是《包宝宝》却引起了观众的诸多共鸣,许多人在写给制作团队的电子邮件中充满感慨:“那个‘包宝宝’真像我呀!”,“我仿佛看见了我父母!”
“我是一个华人电影人,在华人社区长大,”石之予说,“把我熟悉的中华形象和故事通过银幕展现给世界,不正是我应该做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