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公告,让外界进一步窥到了地产商吃紧的资金链。
10月9日,华夏幸福(行情600340,诊股)(600340.SH)对外公告,万科将收购其旗下全资子公司股权,获得位于涿州、大厂、廊坊和霸州市10宗、约34万平方米的纯住宅用地,交易价款暂定约为32.34亿元。
这是近两年频频出现的地产兼并事件中的一个个例。对很多人而言,已经见怪不怪了。毕竟作为周期特征显著的行业,地产在每轮政策调控中,都会出现“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并购潮。
而源于2016年三季度的这轮调控已经持续了两年,中小房企并购浪潮来临的说法再次响了起来。中原地产等机构预计,房企的资金压力相比2015-2016年大幅收紧,今年还将会出现多宗股权融资,中小房企被兼并的案例。
但是仔细研究就会发现,这一次的地产冬天,房企并购的市场似乎也被同样冰封,华夏幸福与万科的合作,还能带动一波巨大的兼并浪潮吗?
中小房企又陷命运轮回
中小房企有着天生的原罪,常怀有弯道超车的理想,却又常沦为韭菜,被大型房企收割。
于企业而言,几乎所有中小房企都有做强做大的决心,希望在每一次政策调控松动期,业务发展的有利期,扩展自身的业务规模。
于在中小房企任职的团队而言,他们需要为自身职业生涯的可持续性和前景考虑。无论是在国企,还是在民企,即使经营的再稳健,项目如果出现断流,他们最终也会无事可做;如果不能进一步做大业务规模,他们的财富与业绩也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在这样一个分工专业且越来越看重能力的新社会中,他们作为开发行业的从业者,要在本行业内脱颖而出已是非常困难,更别说要去适应其他行业,在其他行业出彩了。
因而,出于自身的考量,只要手中有资金,有销售回款,他们就会加大土地储备,为未来的项目做储备,也为未来的销售与业务扩张奠定基础。
但是,中小房企船小,在政策环境收紧后,大浪来临时,可能无力抵御,最终翻船。
一个很明显的道理,历次当局调控房地产市场,都是“断房企的现金流——倒逼房企降价促销来应急周转——房价下降——房价泡沫得到抑制”这样一个逻辑链条。
要让这个链条实现运作,一方面要对包括银行贷款、非标等在内的融资工具收紧,另一方面要限购限贷等,抑制需求,提高房企在原有价格基础上的销售回款难度。
作为银行,攻城掠地公益服,面对着一个排名前50的房企和一个前1000的房企,有限的授信空间,会如何选择?
作为有着购房需求的人,面对着双双降价,万科的楼盘和某区域性小房企的楼盘,会如何选择?
答案不言而喻。
所以,当政策环境从宽松转向收紧,中小房企的土地和施工项目规模从小到大,资产负债率从低到高,中小房企内部周转的现金流压力也在由小变大。
当这种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后,在做大的理想和无力周转要破产的现实前,这些中小房企可能就需要断腕求生,以打折的方式将手中低价储备的土地转让给业内的龙头企业,来换得现金流周转。
而龙头企业,它们是很愿意借入股合作开发的理由,并购这些土地项目。因为与直接通过招拍挂方式从地方政府手中获得土地相比,并购获得土地储备的成本往往要更低。
与地方政府做交易,它们往往处于劣势。一是双方身份的天然属性使然;二是土地是房企生存的命脉,有着稳定增长的需求,但总量是有限的,其供给量在2013年后,基本处于收缩的状态。供需双方的力量和发展方向是不同的。
在这种情况下,从地方政府手中获得土地的价格必然会越来越高。
以100大中城市为例,其供应的土地挂牌均价在2008年时是722元/平米,但到了2017年已经上升到了2227元/平米,增长了208%。
图1:随着土地供给收缩,土地挂牌价格水涨船高。资料来源:wind
反之,若能与中小房企进行兼并交易,则一来它们的土地是过往所得,成本更低,也就有了更多的议价空间;
二来中小房企若不能引入合作伙伴,结果是没开工,没销售,没回款,甚至破产,而龙头企业仅是损失了项目储备,无碍大局。因而它们掌握了主动权,具有更高的议价能力。
议价空间+议价能力,大型房企自然可以更低的折扣率与更低的成本来获得土地。
开篇所说的华夏幸福,其所转让的土地价值,据媒体报道,以市场价格来估,至少是50亿元,但规模和现金流更佳的万科却以32亿的价格拿了下来。
无论怎么说,华夏幸福也是一个上市公司,但在调控的压力和现金流陷阱中,也只是一个弱势方而已。更不用想象其他非上市的中小房企目前是怎样的一个形势了。
地产并购潮却在衰退
虽然中小房企会在弯道超车的过程中,多次败下阵来,进入被并购或破产或艰难过冬的漩涡中,但每次调控过后,他们内在做大的冲动和从业者们对职业生涯的追求,依然还是会让他们再次谋取扩张,然后,再倒下……
从2016年三季度至2017年,我们也看到了相同的故事。据wind统计,2017年房地产行业的并购数量是333宗,较2016年增长了100宗,但总金额3400亿,却比2016年下滑了300亿左右,呈现出分散化、小额化的特征。
这种特征说明,2017年房地产行业内,单笔金额较大的大型房企之间的合作兼并在减少,而并购吃中小房企的小金额事件反而在增多。
图2:房地产行业的并购情况。资料来源:wind
不过,如果仔细看图2,大家能发现,进入2018年后,曾经气势如虹的地产并购潮已经衰弱了。
是地产的冬天已经过去了吗?
从7月份政治局会议对地产的表述从“坚决遏制房价过快上涨”转为“坚决遏制房价上涨”的转变来看,政策方针是看不出松动的。
以北京为首的诸多城市收紧公积金贷款、深圳传出取消预售制度等政策消息的大肆传播来看,也证明地产寒冬还远远没有逝去。
是中小房企在这一轮表现出色,没有成为被割的韭菜?